
南湖秋韵,群贤毕至。10月28日,在2025“星耀南湖· 长三角科技人才周”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樊春海在致辞中回顾了祥符实验室的成长之路。“把生态最优的区域用于发展科创,以体制机制的灵活促进人才流动”,他表示,祥符实验室落地嘉善,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

从零到一:打造BT-IT交融创新高地
2022年,樊春海院士团队携手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和中科院等国家级科研力量,在祥符荡创新中心“安家”,与嘉善县人民政府共建祥符实验室。
“着力引进一批顶尖的科学家,并不断加快技术成果的落地转化。”这一签约当天的愿景,如今已悉数实现。三年来,实验室聚焦DNA合成与存储、高性能稀土蛋白材料等前沿领域,成功突破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并通过链接示范区资源,与长三角地区众多科研单位、知名医院和医药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网络。
机制创新:破解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祥符实验室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嘉善县富有远见的人才与创新机制。
“嘉善探索实施的‘双聘制’项目合作、‘科技副总’选派等灵活用人机制,让科技创新直面市场需求。”身兼祥符实验室项目负责人和浙江达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科技副总”的刘博对此深有体会。他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来到嘉善祥符荡,最深切的感受是“这片土地崇尚科学、追求创新、尊重人才”,让他能亲眼见证研究成果从“论文”走向“产品”。
产业赋能:从技术攻坚到生态构建
祥符实验室的建设发展,离不开樊春海院士的深度参与与战略布局。实验室柔性引进3个院士团队,聚焦DNA信息存储等领域开展7项关键技术攻关;同时,借助他在国家转化医学科学中心(上海)的资源优势,成功推动国家转化医学科学中心(上海)在实验室设立嘉善分中心,构建起汇聚上海顶尖资源的“长三角支点”与协同创新桥梁。
三年来,实验室围绕DNA信息存储等国家战略需求,在完成关键技术突破的同时,持续推进成果转化与产业对接。截至目前,累计落地产业化项目14项,形成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全链条转化体系。其中,与嘉善本地企业达普生物合作开发的高通量图像识别微生物筛选技术,显著提升了筛选效率。
今年,实验室先后入选嘉兴市中试平台培育库和概念验证中心,标志着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获得官方认可,正成为推动区域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
未来展望:聚焦前沿加速产业化
面向未来,祥符实验室将继续深耕BT-IT前沿交叉领域,致力于持续突破关键技术壁垒,并重点推动DNA合成与存储、稀土蛋白等一批先进技术的产业化落地,为区域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从三年前的一纸蓝图,到如今成果初现的创新策源地,祥符实验室的成功实践,印证了科创平台与区域发展战略同频共振所能迸发的巨大能量。这不仅是嘉善的一张“科创名片”,更成为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生动范本。
